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盲人摸象
几个盲人,都很想知道大象的模样。
一天,有个人牵来一头大象。盲人们很高兴,大家都来摸摸大象。
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
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细细的棍子。”
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
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短文共( )小节。
2.读短文,填空。
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以为大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写比喻句。
大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短文
中秋寻月(节选)
奶奶说:
②“月亮进来了,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院子里白光光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十分明亮,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
⑦“桂树。”
⑧我们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似乎我们已在月宫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⑨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⑩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第③段的描写表现了中秋月亮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内容和你的理解,谈谈你对“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的枣树
()的枣花
()的大枣
()的小灯笼文中“小灯笼”指的是()
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夏天,枣树上()秋天,枣树上()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他是()代著名的诗人。“独”的意思是()。“忆”的意思是()。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人在重阳节()、佩带茱萸、()的习俗。
课外阅读
一桶水倒在干沙堆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儿水来。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过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入水中,再拿吃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了,用手一捏,就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了水,并且储存了起来。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着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许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写出“沙子过水式”的学风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海绵吸水式”的学风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叙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主要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在正确的意思后面“√”
(1)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 ); 好像( ); 不能解决( )
(2)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 ); 兴起( ); 抬起( )
(3)诗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 );思念( ); 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