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的竹林
接连几天的春雨,竹林里的小竹笋都争着钻出地面。
小熊很想到竹林里去玩。可是,熊妈妈总是不让他去,理由是会踩断笋尖。
一天,趁着熊妈妈外出,小熊便乘机走进了竹林。“哇!”他傻眼啦!满园的竹笋在冒尖:有的刚露出几根毛发,有的已露出了小小的笋尖,还有的呀,已经高高地站立起来,像个男子汉。小熊可高兴啦!他这边看看,那边瞧瞧,看得眼睛都快花了。正当他看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回头看到自己走过的地方,几只笋尖被踩断了。一只、两只、三只……唉!好些只呢!多可惜呀!小熊忙走过去抚摸被踩断的笋尖,难过得快要掉下眼泪来了。
晚上,熊妈妈回到家,小熊主动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妈妈原谅了他,对他说:“吃一堑(qiàn),长一智(zhì),今后走进竹林,脚下多加小心就是了。”
1.短文共(      )节,第(      )节写小熊在竹林里玩。
2.用“______”画出第三节中描写竹笋的句子。
3.填空。
(1)熊妈妈总是不让小熊去竹林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一天,趁着熊妈妈外出,小熊便乘机走进了竹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是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文中,受的挫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的见识是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保广告语集萃
☆生命和绿色拥抱 人类与生态共存
☆足下留情,春意更浓。
☆树立环保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拾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 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三自然段的圆括号内。
A 只要……就……   B 只有……才……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清晰可闻。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世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尤其”、“更是”起什么作用?
(2)积累描写流量、水声、水形的词语(每类至少2个)
流量
水声
水形
(3)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原因有三点,用简要的话概括在下面。
_________
___
_________

拓展阅读
你见过黑色的闪电吗?
1974年6月23日17时45分,著名的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在一场大雷雨袭击札巴洛日城时,亲眼看到一次飞速滚动的黑色闪电。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在灰色云层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无独有偶,包格旦诺夫上校于大白天在莫斯科城也看到一个平稳的、冒着气的黑色闪电,直径大约30厘米,像是雾状凝结物。它的身后呈淡红色的阴影,周围呈现深棕色的光轮,像烧红了的大火球,飞快地滚动,不久就爆炸了。
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后发现,黑色闪电与人们常见的天空中的条状闪电有很大的不同,它常附在树上、桅杆上、房顶上和金属表面上,呈现出瘤体状或泥团状。当人们用物体敲打它或摘除它时,它便会燃烧或爆炸。‖黑色闪电的“本来面目”很难被认清,人们往往把它看成是一只鸟儿或其他物体。当人或飞机接近它时,它就会变成球状体并发生爆炸,因此是最危险的闪电。‖黑色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分子气溶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是由于太阳、宇宙光、云电场、条状闪电等因素长时间作用于空气产生的。当聚集物基本上聚成球状时,就会变成能爆炸的黑色闪电。
(1)“直径大约 30 厘米”一句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三段分为三个层次(已在原文中用“‖”标出),请写出层意。


(3)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4)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向他人介绍预防雷电危害的常识。

我要边读边想象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
以前的瀑布是这样的,如:
尤其是每年潮讯,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1)我对这段话的体会很深,作者都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的

现在的瀑布是,如: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竭,奄奄一息。
我的体会是

(2)我发现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课文以“大瀑布的葬礼”为题,又以倒叙的手法叙述,我觉得这样写的好处

(4)课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要有感情的多几遍读,争取把课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