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古典 (共15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使与台齐 ⑵私拟作群鹤舞空 ⑶自叹每有欲往 ⑷辄复不遂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⑵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下列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A.神游其中先自度其足 | B.心之所向是吾剑之所从坠 |
| C.何不试之以足以虫蚁为兽 | D.以虫草为林而二虫尽为所吞 |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或者写一句包含“鹤”的诗句。
两文都“记趣”,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趣”?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匡衡好学
汉匡衡好学无烛,邻舍有烛而不及①。衡因洞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有文氏者,家富多书,衡乃助其劳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与之书,终成大学②。
【注】①不及:指烛光透不过来。②大学:这里指大学问家。下列各句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因洞壁引其光洞:小洞 | B.主人怪而问之怪:觉得奇怪。 |
| C.主人感其言感:为……感动 | D.终成大学终:最终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衡乃助其劳作而不求偿。”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所写的两件事。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2)马无故亡而入胡()
(3)人皆吊之()(4)此何遽不为福乎()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上之人人皆贺之 | B.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 |
| C.堕而折其髀人不知而不愠 | D.此独以跛之故以丛草为林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近塞之人,死者十九”翻译成现代汉语。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斥逐之(追赶) | B.富人病且死(将要) |
|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 | D.不复有故态(原来的)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A.何以战 | B.不以物喜 |
|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D.以塞忠谏之路 |
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
|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
|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
|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
(二)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解释下列加点词。(1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为:下列各组中加横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
|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
| 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 |
|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1分)
| 人物 |
言或行 |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文言文阅读(共19分)
(一)《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 B.花之隐逸者 |
|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牡丹之爱 |
翻译下列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
|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
|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
|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