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钱畅是(幸福 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1999年9月21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台湾大地仍在余震的摇晃中。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台湾青年,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把他的骨髓抽出来。
余震不断,这个青年(居然依然)神清气定。他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伤。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无事,没有人能够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名叫钱畅的青年,正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慢慢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也许,此时此刻,大家都应该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护 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识都教人们这样做。但是,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经过十几个小时奔波,李博士带着骨髓,赶往杭州,连夜为钱畅做了移植手术。钱畅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
(1)神志清爽,心情安静。  (      )
(2)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      )
(3)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
3.钱畅得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一句___________。
请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快乐阅读
舍本逐末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贵贱之分,()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知音屋(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上() 开()国()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唱反调(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淡——()自豪——()
轻视——()模糊——()
(4)美容院(填上恰当的词)。

(5)变色龙(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巧巧嘴。说说“舍本逐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1)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1)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
①众弃__________
②光持石缸__________
(3)短文写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11=3+4+4)。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苏醒——()温暖——()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妹受伤了,()她住进了医院。
②()护士有时间,她()会守在女孩病床前
③()小女孩听到妈妈的声音,也许她()会醒过来。
④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要看她的造化。
(3)护士为女孩做了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______________。
叶如_______,冬青;华如______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_____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______________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________,二日而_________,三日而________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
(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多项选择)
A整体——部分B主要——次要
C外——内 D时间先后
E内——外 F形、色、香、味

课外阅读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达 80%。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 “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一6小时内会出 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1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
(3)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有风雨之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