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舍本逐末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 )贵贱之分,( )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知音屋(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呈上( ) 拆开( )敝国( )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唱反调(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淡——( )自豪——( )
轻视——( )模糊——( )
(4)美容院(填上恰当的词)。
(5)变色龙(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巧巧嘴。说说“舍本逐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动物们睡觉的姿势各式各样,十分有趣。黑猩猩和人一样躺着睡;松鼠蜷曲着身子,把蓬松的大尾巴当被子;刺猬把身子蜷成一个刺球,只露出鼻子来呼吸;大象把鼻子高高举起或衔在嘴里,这样可以防止蚊子、小虫钻进去;金鱼睡觉还睁着阿两只大眼睛;大雁们睡觉时,总要留一名哨兵站岗;蝙蝠头朝下倒挂着睡觉。请给这篇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按课文内容填空。
黑猩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
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
松鼠和刺猬____________________睡
大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
金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
大雁睡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松鼠、刺猬、大象和大雁这样睡觉有什么好处?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趣的睡觉姿势?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登山人》回答问题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艰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论做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退。
B.不论做什么事,必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C.不论做什么事,如果太费力气就应该适可而止。
阅读《狐狸和蝉》回答问题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着,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啊!”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你有这样一副好嗓子,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倾听你悦耳的声音,还能欣赏你美丽的形体了。”狐狸说得虽然好听,但心里却想:蝉,你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了。
蝉从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了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一堆蝉翅膀,我就不相信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信--()接近--()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你露馅了,狐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上“√”。
(1)蝉比狐狸聪明。()
(2)狐狸的确狡猾。()
(3)不能相信像狐狸那样狡猾的人。()
阅读《标点符号的争吵》回答问题
一天,字典公公的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争吵的是感叹号。他洋洋得意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又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能明确呀!”
句号自以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场争吵,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我是文字小医生(改错字)。
面红耳翅( )不容分瓣( )
不可开胶( )团洁合作( )
惹脑( )桑子( )小小联络员(连线)。
句号引起读者的思考
逗号表示文章的总结
感叹号表示句中的停顿
问号表达的感情最强烈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居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集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斧头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他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家里。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力气大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用“√”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抡起(lún lūn) 一模一样(mú mó) 差别(chā chà) 斧刃(yìn rèn)把下列能搭配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长得 又快又多
累得 腰酸背痛
砍得 一模一样
买回 时间
按照 斧头
抓紧 吩咐听了父亲的吩咐,阿力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来。阿智又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你是怎样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