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座小楼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她已经在楼上的一个小黑屋里躺了一年了,下不了床,连坐也坐不起来。她病得很厉害呢。多可怜的小姑娘!小脸儿瘦瘦的,黄黄的,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妈妈以为她快要死了。
春天到啦,树枝该吐出小芽儿来了,小草也该从土里钻出小脑袋来了,那嫩绿的颜色该有多美呀!小姑娘真想出去瞧瞧,可是不行。她躺着一动也不能动,只好睁大眼睛,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忽然,她看见窗台上有一点儿绿色的东西在晃动,就叫了起来:“妈妈,您快来瞧瞧,窗台上那绿的是什么?”
妈妈打开窗户一看:“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子来了。”
小姑娘看见绿色了,心里真高兴。她请妈妈把她的小床移到窗子旁边,这样,她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看着小豌豆一天天地长大。她还请妈妈在窗台上插上根小棍儿,把小豌豆的芽给支起来,又在窗台上拉了一根线到窗顶,好让小豌豆的藤,沿着线儿往上爬。
小姑娘看着小豌豆猛劲儿长,笑吟吟地说:“小豌豆哇小豌豆,你长得真快,我也会跟你一样,长得又快又好。”
可不是嘛,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她还能自己坐起来,坐上整整一个钟头呢。
一天,小姑娘清早醒来,朝窗外一看,乐得叫了起来:“呀,小豌豆开花了!”
真的,小豌豆开出了一朵紫色的小花。这一天,小姑娘真是高兴极了,她扶着窗台,慢慢地,慢慢地,竞站了起来!就这样,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
小姑娘对着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楚——( ) 微笑——( ) 高兴——( )
2.照样子写词语。(描写笑容的)
笑吟吟: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姑娘叫了起来:“妈妈,您快来瞧瞧,窗台上那绿的是什么?”
将提示语移到句子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划线的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多么可爱的小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课文完成填空。
小豌豆长出小叶子来了,小姑娘看了___________;当看到小豌豆往上爬藤,猛劲儿长时,小姑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作者对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很( )。
A.感兴趣 B.喜爱 C.讨厌
(2)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情感的。其中有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松鼠
类属: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欢,十分勤劳。
特征:长着毛茸茸的大尾巴。
分布: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和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外,全世界都有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欧。在针叶林里,松鼠并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数量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种子有时占到90%以上;而云杉种子不是每年都丰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繁殖的数量很多。
生活习性: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既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拓展阅读
我家养鸡(节选)
韩少功
有一天 ,妈妈从乡下探亲归来了,带回半布袋蚕豆,还带回了大小四只鸡。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带给了我们很多欢乐和想象。我想象以后鸡能生很多蛋,而那些蛋又能变成小鸡,小鸡长大以后又能生蛋。
给鸡找食的任务当然交给了孩子。每天放学以后,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鸡,有时还带回几个同学,让他们也能来逗鸡,见识这些颇为珍奇的小动物,共享我的幸福。然后,我就提着小竹篮出去挖蚯蚓,或是网捕飞虫,或是在路边捡烂菜叶。为了找到足够的鸡食,我走的很远很远,天黑时分才能回家。
哥哥姐姐比我忙,正准备考初中或考高中。他们常常为了赶课外作业而不能陪我出去找鸡食。碰到这种情况,我觉得怨恨,觉得他们对鸡无情无义。
更为可恼的是,他们俨然已经是半个大人了。经常附和着父母,用大人的腔调来提供杀鸡的理由。他们说,鸡不是人,养大就是让人吃,就要杀。他们议论着应该杀那只黑的,然后再吃那只白的……这种议论总引起我一场大吵大闹大哭。
不准杀鸡!——我吼的天昏地暗。
尽管一次次抗争,鸡还是一只只少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生蛋最多的黄母鸡。这只鸡孤零零的,在小院子里踱来踱去,哪儿也找不着到它的朋友。直到放学时分,才有我来给它喂食,对它说话,把她抚摸。它对别人似乎都有些畏惧,见人就惊慌地躲避,但对我十分亲热温顺,似乎已经熟悉我。我压它低头,它就久久地低头;我压它蹲伏,它就久久地蹲伏,非常听话。眼睛老投注于我,好像看着我还有什么吩咐,有时候发出低声的“咕咕咕”,似感激,似撒娇,又似不安地诉求什么。
为了让它生蛋,父亲在以前分饭时,总在锅里剩一口留给它,让它吃点精粮。后来,全家饿慌了,父亲就说:“人还吃不饱,还管得上它!”于是就把它一份口粮取消了。我觉得不忍心。每餐饭我都在自己的碗里留一口。去小院里拨给它。爸爸说:“你自己也没吃够,不要留给它了。”
我一声不吭端着饭碗走开去。
爸爸叹了口气:“这孩子……”
最揪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最后一只鸡也不生蛋了。那几天父母好像在悄悄议论什么,我一跑过去听,他们又不说了。我还是提心吊胆,成天警惕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看是否有杀鸡的迹象。如果有,我一定要拼命大闹一场的。爸爸一会儿安慰我,说不会杀的;一会儿又说服我,说出很多人比鸡重要的道理……这是我的心情越来越来乱,也越来越沉重。
我放学回来,见小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那个粘满糠粉的鸡食盆,而厨房里飘来一丝鸡肉的香味。我明白了,我知道我无能为力。我再也忍不住,跑到房里扑倒在床上,伤心地大哭起来。我在哭泣中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大人们是很坏的,而我终究也要变成大人,我也会变坏。这个想法使我恐惧。
几块鸡肉被夹到我的碗里,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一餐又一餐,它被热了一次又一次,但我还是没有去碰它。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读读文中划线的部分,说说“我”与黄母鸡之间具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要写黄母鸡“孤零零”的场景呢?
。
(3)文章的结尾,“几块鸡肉被加到我的碗里,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一餐又一餐,它被热了一次又一次,但我还是没有去碰它。”这是为什么?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
自主探究
学法提示:充分自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了解松鼠与家人的亲密感情,把感受批注在课本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鼠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
(1)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3)通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突出的写作方法,与《老人与海鸥》一文的写法有什么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