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
C.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下列思想家的观点与孔子最为接近的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康德 | D.卢梭 |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
A.火药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我喜欢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作者之所以这样评价黄宗羲是因为其()
A.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
D.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 D.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