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2年11月,列宁在谈话中强调:“如果有人把继经济力量之后必定出现政治力量这个简单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在我国‘耐普曼’的身上,那么我担心他会大错而特错,甚至会成为许多荒谬町笑的误解的牺牲品。”这里提到的当时俄国出现的“耐普曼”应该指(   )

A.极端的反革命势力和分裂分子 B.新经济政策下的富裕商业者
C.仇视苏俄的一些西方媒体记者 D.坚持正确方向的马克思主义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商人
工人
佃农
自耕农、地主
占总人口比例
10%
30%
36%
24%
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北方相配的动物是

A.玄武 B.白虎 C.青龙 D.朱雀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