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
长江源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朦(mèn méng)胧的世界。我们乘着越野大卡车,顶着足以使人唇裂血流的紫外线,冲进了那据说有8万平方公里的无人之地。
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sùn shùn)间就会下起冰雹,我们几次一觉醒来,帐篷被大雪埋了半截儿。最令人生畏的还是高山反应(yìn yìng),我就曾被它折腾得头重脚轻,哇哇地吐个不停,还在帐篷里躺了整整两天。
五天以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各拉丹冬雪峰之下,长江正源沱沱河是发源于雪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那是一幅奇异的景色:冰山下,由于阳光、风力、流水的作用,冰川形成了无数个小冰峰,人们叫它“冰塔林”。有的如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的像抬头望天的白熊,有的似千年巨龟……但我觉得,真正能震撼人心的,还是那倒挂在冰川之上的无数冰柱。从它们的尖顶上,一滴又一滴的融水悄然而下落,没有响声,没有炫耀,却汇成一条冰河,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开始了万里之行。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
(1)使人害怕、胆怯。 ( )
(2)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 )
(3)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寻找长江源头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长江源头真正能震动人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本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1)赞美长江源头的奇异景色。 ( )
(2)赞扬探究长江源头的人们的勇敢精神。 ( )
(3)介绍长江源头的地理环境、气象特点和景色。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种鸟,长得并不美丽,飞翔的本领也并不高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这种鸟叫啄木鸟。
啄木鸟能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主要靠它有一张长长的大嘴。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它又有一个长长的舌头,特别是舌头的尖端有一个倒钩,舌头伸出去能将隐蔽在树干深处的虫儿钩出来。除了这张嘴外,啄木鸟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它的脚有四个足趾,能前后分开,容易攀牢在树上;它的尾巴很坚硬,它在树上凿孔时,就利用这坚硬的尾巴撑住树干,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平稳。
啄木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体结构,所以啄虫的本领很大。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顽强()隐蔽()
锐利()
(3)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啄木鸟能啄食害虫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它的嘴的作用是,舌头的作用是,脚上四个足趾的作用是,尾巴的作用是
。
(5)找出能概括这篇短文意思的一个句子(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二)
感恩节那天,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yáo)。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您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同学们的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方的横线上。
(2)给第二自然段还没加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料想()感恩()
(4)老师料想同学们会画:,原因是 。
(5)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画老师的手?
(一)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藏语称“错温波”,意
思是“青色的海”。湖中含盐度0.6%,透明度达八九米,澄澈而湛蓝。
鸟岛是青海湖最诱人的景观。每年六、七月间,数万只、几十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
形成一个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鸟的王国”。
(1)给词语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青藏(cáng zàng )高原澄(chéng dèng )澈(chè cè )
湛(zhàn kān)蓝侯(hóu hòu )鸟
(2)这两段话采用了那种说明方法?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宋,胡瑗,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解释加点字。
①攻苦②布衣时③不复展读④不欲分其心也
(2)翻译句子。
①读书泰山。
②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
(3)说说胡瑗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A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新课标第一网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1)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文章以“两个鸡蛋”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这句话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这话中的“照例”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请对 “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这句话的作用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