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王帆回到湖南老家。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这( )麻烦,( )绣花的进度也慢。爱动脑子的王帆想,能不能不用翻面也可以绣花呢?他试着用多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
一天,他与同伴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渔民用梭子织渔网的镜头时,他马上liǎn xiǎng__________到了绣花针,bèng fā__________出发明的火花。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他一试,还真管用。用这种双刃绣花针绣花,就再也不用把绣料fān lái fù qù_____________了,绣花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王帆同学的这个小发明( )看似简单,制作也容易,( )多少年来就是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做。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却敢于想象,敢于chuàng xīn__________,敢于以非常规的思维成功地改变了很多成年人没有改变或想改变却没有去动手改变的传统绣花针。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 成功——( ) 容易——( )
3.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两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直线画出王帆同学发明制作双刃绣花针的句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一起歌
男孩子,女孩子,手和手,拉一起。
大孩子,小孩子,脸和脸,贴一起。
白孩子,黑孩子,头和头,靠一起。
全世界,小孩子,心和心,连一起。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起()歌()和()拉()
(二)填一填。
(1)“女”第二画是。
(2)“手”第三画是,共画。
(3)“心”的笔顺是,共画。
(三)儿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读一读,选一选。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倦鸟知还,游子思亲。
(1)“游子”的意思是()。
①外出旅游的人 ②做游戏的人 ③在他乡的人
(2)这句诗主要讲的是()。
①树长得很高 ②小鸟飞的很远 ③游子思念家乡
开心阅读。
我的家就在祖国蓝天下,走到哪里都是中国娃。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雪融化;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最爱做的事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1)你喜欢这首儿歌吗?给它起个名字吧!
(2)根据文章内容选一选。
(a)最爱喝的水永远是()。
①长江水②黄河水③海水
(b)最爱说的话永远是()。
①中国话②普通话③英语
(3)文中的“妈妈”代表的是什么?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一群()白(),有的站着有的躺。()白()啊()来吧,别()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1)书上的这位小朋友也在看天上的云,他看到了()。
①小白羊 ②草儿 ③水儿
(2)在小朋友和白云说的话后面打“√”。
①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着有的躺。()
②小白羊啊下来吧,别在天上着了凉。()
③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课外阅读
拾贝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的小女孩,明亮的黑眸( m ó u )子搜索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头上的太阳,无情地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快要干涸中小水洼中痉挛(jìnɡ luán )。她似乎听到了小鱼越来越响的哭声。她的目光停滞[]了,流露出同情,充满了怜悯[]。她弯下了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金鱼。小鱼在她的手里蹦跳着。她舒了一口气,直起腰,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海边。
小鱼被送进大海了。小鱼欢快地冲进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她不能离开的美妙世界。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射出情感的光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甜蜜……
(1)在文中[]处为加点字标上正确的拼音。(2分)
(2)比较下列各组字的字形,再组词。(3分)
朝()鱼()难()
潮()渔()滩()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干涸:
小心翼翼:
(4)填一填。(4分)
()的海滩()的黑眸
()的贝壳()的生活
(5)你从小姑娘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