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及寓意。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10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
(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照样子写词语。
香喷喷(ABB)______  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  ______ 
(3)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3个)(1.5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4)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
(1)
(2)
(3)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谨慎——()慈祥——()鼓舞—— ()
反义词:全面——()慈祥——()精彩——()
(3)这“两种声音“是指什么?你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


(4)选文中省略号省略了;破折号的作用是
(5)画“”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一写。

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共10分)
四个太阳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的呢?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1)连一连。
绿绿的太阳春天
红红的太阳夏天
金黄的太阳 秋天
彩色的太阳 冬天
(2)为什么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呢?-----------------------------
(3)你想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请你画一画,写一写。

考考你的记忆力,你能把他正确填写吗?(5 分)
(1)危楼( )()( ),()()摘星辰。
(2)蒲公英妈妈( )备了降落( ),把它送给( )的娃娃。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 )( )出发。

窗外
雨点很很地砸着窗玻璃。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窗户玻璃上流下一道道水痕。我因病没去上学,战在窗前呆呆地看下雨。窗外一片白茫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一个个雨点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小雨花。一瞬间,雨花消失了,水滴汇入了水流之中。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
学回来了。婷婷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那乖巧的模样,谁见了都回喜欢。我望着她,只见她走到家门口,停下了,看着小水潭,愣了一会儿,回头看看七八步之外的废砖堆,走了过去,捡回两块断砖,垫在小水潭中,踩着砖块走入家门。“婷婷真聪明!”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走出来了。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我挺奇怪,就注视着她。只见她撑着花伞,又朝那堆断砖走去。她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用手翻出两块平整的断砖,那起来放到方伯伯家门口,把砖放在水潭中,再踩上去试了试。然后又回头拿了几次,分别垫在张家、郭家、赵家……的门前。这时,雨越下越大,风猛烈地晃动着婷婷的小伞。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哎呀,不好!婷婷身子一摇晃,滑了一跤。她吃力地站起来,掏出小手帕,擦去花裙子上的泥,又接着干起来。直到小巷里每家门前都垫了砖,婷婷才穿着又脏又湿的花裙子悄悄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仍在敲打着窗玻璃,只是那声音仿佛变得动听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赞美的歌曲……
(1)圈出第一节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下来。2%
(2)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2%
白茫茫()()
淅淅沥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灵巧()凝视()
(4)判断,在正确的括号内打上“ √ ”。4%
①“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学回家了。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②“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5)用“——”划出第二节中描写婷婷动作的语句。2%
(6)写出省略号的作用。4%
(1)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2)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
(7)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看到婷婷(),反映了婷婷是个()的孩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