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孟母戒子》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4 分)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②。孟子辍③然中止,乃复进④。其母知其諠⑤也,呼而问之:“何为⑥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⑦。”其母引⑧刀裂⑨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韩诗外传》)
【注释】 ①诵:背诵。②织:织布。③辍(chuò),停止,废止。 ④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⑤諠(xuān):因分心而遗忘。⑥何为:为什么 ⑦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⑧引:拿来,拿起。⑨裂:割断。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其母方织( ) ②此织断( )
③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 ④项为之强( )(《幼时记趣》)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呼而问之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B.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
C.至之市(《郑人买履》) | D.昂首观之(《幼时记趣》)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⑵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孟母戒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原文加以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何不试之以足?
(2)而剑不行。.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先自度其足()②反归取之 ()
③楚人有涉江者()④遽契其舟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章划线句子的意思,
宁信度,无自信也。.假如你当时也在郑人那个集市上或是在楚人的那条船上,面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你会如何劝说他们呢?(任选一个作为你劝说的对象)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
(3)思而不学则殆(4)士不可以不弘毅.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4个。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以咨诹善道()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以彰其咎()④猥自枉屈().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①
②③。.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
(三)刘宣苦读成才(8分)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划划线的字。
(1)为卫使畜马 (2)使初不知也
(3)讶其文 (4)使乃优遇之、翻译下面句子。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人中的任意两个人物。
(二)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字
A.仅如银线() | B.人物略不相睹() |
C.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D.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翻译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第一段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吴中健儿水中所持的彩旗是否是用于装饰?是说说你的看法。
、最后一段写人多马众有什么作用?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