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仅、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语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献?
(2)材料一文献是由谁颁布的?它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分析该文献颁布的意义。
(4)概括材料二、三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中美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请回答:
(1)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据材料二归纳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
(3)材料三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哪一年?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如图,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新中国成就展,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版面,请你也一起参加。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⑤空白方框内,并举一例说明。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张明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时候,发现我国划分的有一些特殊的区域,他总是弄不清楚。请你观察图片,帮助他辨析。

(1)图片①③与图片④有关的特殊区域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图片①和④有关的特殊区域反映了我国哪些政策?
(3)图片②③⑤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按照开放的顺序将其排列起来。
(4)以上我国设立的特殊区域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