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1)材料一中的“中世纪”指的是什么时期?“共同的纱幕”指代什么?为什么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请举出与材料一所指事件相关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两例)。
(3)从材料二看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说一说哥伦布的成就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爆发了热月政变。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的统治就被推翻了。
材料二拿破仑觉得做法兰西共和国的终身执政不过瘾,于是在1804年把法国由共和国改成了帝国,这就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材料三 1813年莱比锡之战,拿破仑战败,于1814年退位。
———《袁腾飞说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1794年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的雅各宾派领导人是谁?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了什么文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商品只能运往英国。
材料二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 托马斯·潘恩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挑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这段材料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发表于哪一年?
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灾难。
探究一: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攻克柏林的是哪国的军队?
探究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1)“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哪年的哪一事件?
(2)列举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两例。
探究三: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1)美国向日本的哪两个地方投下原子弹?
(2)苏联红军参加对日作战是哪次会议的决定?
探究四: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的。请你用一个具体历史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探究一: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填空)
苏联____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_________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探究二: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2分)
(2)“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3分)
感悟: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2分)
阅读材料:“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首先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2分)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扩大及继续扩大的时间及标志。(6分)
(3) 你认为重温世界大战的历史有何现实意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