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商品只能运往英国。
材料二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 托马斯·潘恩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挑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这段材料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发表于哪一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材料三: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上这样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共4分)
(2)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处?根据材料二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3)材料三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4)1992年是哥伦布远航500周年。当时,欧洲国家热烈庆祝,为其树碑立传。而美洲国家却大加谴责。为什么美洲国家会持如此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活竞争中取胜了,其他的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哪篇著作?
②上述材料体现了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③这一学说有何社会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材料二: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材料三: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请回答:
依据材料想一想,这三句名言分别是谁说的?你能从这些名人名言中学到什么?从中又能得到哪些启发?
下图的这位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我所完成的工作,是通过长期的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达尔文
请回答:
①达尔文所写的科学著作是什么?提出了什么观点?
②从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