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
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 | D.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试判断116号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第6周期ⅣA族 | B.第7周期ⅥA族 |
C.第7周期Ⅷ族 | D.第8周期ⅥA族 |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
B.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
C.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
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
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 )
A.CH4、C2H6 | B.C2H6、C3H6 |
C.C2H4、C3H6 | D.C2H4、C3H8 |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再过滤而除去 |
B.苯酚晶体易溶于水 |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
D.苯酚有毒,但其稀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