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作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所在。在中国古代,最能体现“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的“某种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了以下几类资料:()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