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四次战争。其中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 )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巴勒斯坦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