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用《一面》做课题,目的是                                                 
                                                                          
(2) 《一面》一文中,“我”用一元钱了买了两本书,这两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课文讲述了       年秋天,“我”                       的事,表现了鲁迅                       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              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阅读。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你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 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在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下画上横线。
2.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
3.小猴为什么认为她是能人,选择正确答案。
4.(1)她是个姑娘,会跳舞。()
5.(2)她会在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上表演爬竿。()
“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什么?选择正确答案。
(1)小猴很好动。()
(2)小猴很喜欢他们。()
(3)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比本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写的是()和()相互合作摘到()的事,告诉我们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需要()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

课内阅读。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茅以升非常难过。病好了,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默默地看着断了的桥发呆。他想:“我长大 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1. 形容茅以升心情的词是:( )
2. 描写茅以升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课外阅读。
少年诗人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来岁就能写诗了。十五六岁时,他拿着自己的诗集到京城长安去拜见顾况。 当时顾况是有名的大诗人。他刚开始看不起这个无名小辈。没想到翻开诗集的头一篇,顾况的眼睛亮了,腰也直起来了。当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他竟然禁不住拍手称赞:“好诗!真是好诗啊!”顾况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白居易,心中油然产生了对这个少年诗人的喜爱。 从此,白居易经常得到顾况的关照和扶持,他在长安住了下来,更加勤奋地写诗,终于成了唐代的大诗人。
1. 短文写的是(谁)()的故事。
2. 白居易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名是“( )”。
3. 请选出白居易成为一位大诗人的原因,画“√”。
(1)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是天生的大诗人。 ( )
(2)他住在京城长安,受到人们的赞赏。 ( )
(3)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 )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是个聪明的孩子。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有一天,伯父笑着拿出一包礼物并把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这礼物是给你的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héng)下来。”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sháo),眼珠一转,只见他举着竹竿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便轻而易举地拿到了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 多音字组词。
zháng() zhe() zhuǎn()
长着转
cháng() zháo() zhuàn()
2、 根据下面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写在括号里。
(1) 形容事情容易做。()
(2) 形容很快有了解决事情的办法。 ()
3、 伯父夸徐文长聪明是因为:()
① 伯父喜欢徐文长
② 徐文长爱动脑筋,按伯父的要求拿到了礼物。
4、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