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1+2+2+2+1%)
多亏又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朋友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就利用(jiǎ   jià)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lǎn)(lǔ)的男人和面色(qiáo)(cuì)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竟然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shǔ)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漆的小木棚。”
“我恨不得立刻就转身回家,坐在打字机前去写我的书。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从另一个(jiǎo   jué)度朝老人望了一眼时,我一下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竟然靠着一副残废人的拐杖,老人的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liáo)上几句话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
“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老朋友说。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百折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最初第一眼看锄草的老人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时,那个老人又是什么样子的?用“       ”画下来。
(4)想写书的老朋友为什么说“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把它记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散文 实践作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课文,答问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不尽。课文写了作者经历的哪几件事,说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阅读课文,填空:
(1)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吧。
___________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前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我边走边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想来想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 “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一( )摊子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随手( )
严肃( )称赞( )
(4)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我”会想些什么呢?试着想象一下,将“我”的心理活动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5)“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一句中“丢失的东西”是指
(6)文中三次写“我”脸红,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我脸红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将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赏析阁。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 “沮丧”是什么意思?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中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想一想,“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中的“是”与“非”在本文中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当“我”钓到大鲈鱼时,____________;
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心情变化,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比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