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这说明                           
②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     3(填“>”“=”“<”);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③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有关反应为:
5Ca(OH)2+3H3PO4=Ca5(PO4)3OH+9H2O。下图是生产羟基磷灰石时得到的实验曲线,请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为0.70mmol/L,pH=10.0条件下,反应前10min内磷酸的沉淀速率                 

II. 在某温度下,把1.0mol NH3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溶液中OH浓度和时间的图像如下:

①求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t1时刻时再加入H2O配成2L溶液,在t2时刻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t1~t2时间内OH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③将a mol/L的盐酸和b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1)步骤②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
(3)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b,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用含a,b,c的表示式)。

有一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该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 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
(3)实验证明,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试推测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a)电极对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t(b)电极反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为
(2)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消耗的CH3OH有mol。

如图I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红棉花开迎宾来”焰火盛宴的一个场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焰火利用了部分金属的元素特征的()反应。
(2)现在有一种火焰的引发是当浓H2SO4滴下去跟氯酸钾起作用时,便生成了其臭的二氧化氯气体,且发现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如图2所示的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物质,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物质有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时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E的分子结构模型为C与纯碱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D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电子总数比为3:2.根据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D的化学式是
②B的电子式是
③C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小组学生想研究不同物质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以生成气体量50mL为标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双氧水体积
双氧水浓度
添加的物质
待测数据X
1
100mL
20%


2
100mL
20%
10gMnO2

3
100mL
20%
10gKI

4
100mL
20%
新鲜猪肝

(1)在该研究方案中,MnO2、KI和猪肝在双氧水分解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2)待测数据X为
(3)以下措施可以加快该实验中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是:(填标号)。
A.将双氧水的体积增大至200mL
B.将双氧水的浓度增大至30%
C.对装置A加热
D.上下移动B装置使量气管内气体压强增大
(4)从控制变量的原理来看,该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