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9分)
(1) 图一和图二是哪两位历史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2分)
(2) 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它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2分)
(3) 图四中的“子”指的是谁?写出他的治国主张。(2分)
(4) 图五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是哪一朝代的成就?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它叫什么名字?(2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请回答: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材料二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一项什么样的运动?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3)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4)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至少2项)。
阅读下列材料: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某军队歌
请回答:
(1)该歌曲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该军队的名称叫什么?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什么?当时率军参战的司令员是谁?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梦回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采取哪些措施?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列举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创制两件。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
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江南开发】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南宋《陆游集》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