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                  。培养基中除了含葡萄糖作为             外,还应该含有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          导致的,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                 
(3)下图表示将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的生长情况,三者之间互为竞争关系,并保持稳定生长水平,没有出现一种菌株生存而另外两种菌株灭绝的现象,说明它们已经具有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              的结果。

(4)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                    的固体培养基(A组); 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          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b点将向_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1中__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______(填A或B)。
(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了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①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9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洋葱根尖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__________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根尖中含有______________(物质)。在做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生物膜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
(3)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常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上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第五步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_________,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_________,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_________后再计数。
(4)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如下图1的四个暗箱中,其中第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1,用③和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
(2)装置①和④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表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曲线OH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促进生长的作用_________ (加强或者减弱),曲线上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对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曲线上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_________生长素浓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