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
材料二:位于巴塞罗那的哥伦布纪念碑是为纪念航海家哥伦布而建,碑顶上是哥伦布的雕像,基座四面刻有碑文和浮雕,完整的记录了哥伦布航海的全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达·芬奇”在哪一事件中被称为“巨人”?请写出两个他在这一时期绘画方面的代表作品。
(2)材料二中提到的哥伦布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哪一重大发现而建造的?请你列举出与他处于同一世纪的中外航海家各一位?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经济的增长与交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丝绸之路图二隋朝大运河
(1)汉武帝时期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2)图二中大运河“E”段(连接淮水与长江)名称是什么?隋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到了宋代,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以及地理条件的恶劣等原因,再加上造船技术的进步与罗盘针的使用,海上贸易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南方港口的经济发展,其辐射作用是明显的,棉花、茶叶成为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江浙一带成为丝织业的中心,占城稻遍布南方,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依据宋代相关资料整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从材料看,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表明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新商路。……到17世纪初,西欧的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摘自高中人教版必修2教材
(4)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是在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后转移到了大西洋的?
材料四:全国交通运输业也有巨大发展,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摘自百度网词条
(5)上述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出现在哪一时期?
材料五:2013年3月14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议案,为了实行铁路政企分开,铁道部被撤销。其行政职责被划入交通运输部及其下辖的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其企业职责将被划入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

(6)中国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交通领域的改革,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朝着怎样的基本方向发展?

古今中外,无数的智者为我们点亮一盏盏智慧之灯。让我们一起开始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留下的文化魅力。
【孔庙朝圣】

杏坛(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
(1)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与主张。
【名画欣赏】:图《最后的晚餐》

(2)说出这幅画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智者追思】

(3)上面三位,是同一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谈谈他们思想的核心内容。
【老书探密】
(4)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阵地,发起了哪一思想运动?运动中他们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静坐沉思】
(5)中外思想文化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革命是反对英国的“奴役压迫”的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南方一些奴隶主感到奴隶制度与自由平等的原则格格不入,因而多方寻求废除奴隶制而又不致造成自己经济破产的道路。但是他们终于没有找到这样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林肯的演讲
(2)林肯的演讲是在当时美国什么历史背景下说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林肯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开创新的国家模式。是他,使孤立主义美国站在世界正义力量一边,并最终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
(3)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新的国家模式”指什么?
材料四:新政推出的种种政策损害了许多大财阀的利益,当时,对罗斯福最大的攻击就是“美国正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一首歌这样唱道:“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USA变成USSA…”财阀的院外游说集团还四处活动,……说罗斯福应该叫做“斯大林•罗斯福”,……但是在那届国会上,罗斯福的多数关于社会保障的提案还是通过了。
(4)大财阀为什么讽刺罗斯福应该叫“斯大林•罗斯福”?新政的多数关于社会保障的提
案为什么还是通过了?(2分)
(5)美国人民在不断战胜危机中使自己的国家逐渐强大起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悟。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5分)
【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
(1)一战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和二战中的轴心国集团之间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从对立走向联合,反映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
(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1分)
【知彼知己】——知道我国国际关系中的“合作”
(3)新中国成立后,在与其它国家交往时主要遵循什么原则?新中国与美国的正式“合作”始于何时?(2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学良将军的苦闷: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张学良文集》第Ⅰ集
(1)分析当时张学良将军有什么“苦闷”?
(2)材料中的“国家问题”当时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二:下面为一封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
《张学良致周恩来》: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驱出,实(为)最快心之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
——弟良四月十九日
(3)张学良所指“别来十年”中,十年前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张学良和周恩来进行过合作,结果如何?
(4)张学良在信中所说的“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指的是什么事?(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