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
材料二:位于巴塞罗那的哥伦布纪念碑是为纪念航海家哥伦布而建,碑顶上是哥伦布的雕像,基座四面刻有碑文和浮雕,完整的记录了哥伦布航海的全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达·芬奇”在哪一事件中被称为“巨人”?请写出两个他在这一时期绘画方面的代表作品。
(2)材料二中提到的哥伦布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哪一重大发现而建造的?请你列举出与他处于同一世纪的中外航海家各一位?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亚历山大六世“仲裁”表明教皇和教会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请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对德国问题的态度(不得照抄原文)。
(5)请谈谈你对通过会议协商来解决国家争端这一做法的态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改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的写于哪一年?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信中的“上面”指国民党中央,请问此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哪里?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某兴趣小组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名人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搜集 |
问题探究 |
|
思想 光辉 |
![]() |
左图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①_______。他创立了②_______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③_______的繁荣局面。 |
书法 艺术 |
![]() |
左图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④“_______”。唐朝的⑤_______被誉为王羲之之后成就最大的书法家。 |
节日 传统 |
![]() |
左图中人物是⑥_______时期的名仕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位曾追随自己的忠臣而设立了寒食节。到了宋代,节日日益丰富。宋代最为重视的节日是⑦_______,即春节。家家户户都“新桃换旧符”。 |
中医 科学 |
![]() |
左图是李时珍,他的代表作是⑧《_______》。我国传统中医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⑨《_______》就全面阐述了中医治病原则和理论。 |
思考 延伸 |
请再举出一例中国传统文化:⑩_______。 |
简答题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曾两次火烧圆明园,第一次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2)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功不可没,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哪些努力?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德国被迫接受的和约,是一个高利贷者的和约,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他们把德、奥抢劫一空,弄得四分五裂……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材料二:就在苏联人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一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疯狂下跌开始,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持久的经济危机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它们彼此之间的政治状况的空前尖锐化。
材料三: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材料四: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五:据英国路透社3月9日报道,开始访日之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说,其间从德国自身的历史角度出发,提醒日本方面要“毫不回避地”直面二战历史。她同时强调,日本的邻国也要“尽自己所能与日方实现和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和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这个和约作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怎样的举措来应对材料二所提到的这场危机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现在哪些方面?抗日战争时期,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5)材料五表明日本政府对待“二战”的态度是怎样的?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