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来到我家
我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更喜欢瓜果遍地的秋天。
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迷人的秋景使人陶醉。一进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举目远望一排排枫树,被秋霜打过后的叶子变成了红色。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在空中飞舞,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着一张红色的地毯。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苹果水灵灵的,像一盏盏小灯笼似的,高挂在树枝上,红彤彤的一片。苹果有瓷碗般大小,红里透黄,像小妹妹的笑脸,逗人喜爱。你亲口品尝,又甜又脆,苹果已经熟透了,秋风一吹,摇摇欲坠。
苹果树的附近,生长着无数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绒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侧面伸展,各具特色,婀娜多姿。菊花不但美丽,最令人赞叹的是百花凋零时,它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傲风霜,伴严寒。菊花不与百花争春,独占秋色,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院子南边,挺立着丁香,浓绿的叶子变得黝黑黝黑,而且落了许多,只长着几片。春天洁白如玉的花落光了。这时,它无精打采,似乎面对盛装的菊花而感到惭愧。
丁香周围,是一片一片串红,虽不如夏天鲜艳,但依然可爱,秋风一吹,沙沙作响。
我家院子里迷人的秋色多么招人喜欢!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有。
(1)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 )语( )香 瓜果( )( )
摇摇( )( ) 百花( )( )
婀娜( )( ) 傲然(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清香 一( )秋风 一( )苹果
一( )地毯 一( )笑脸 一( )灯笼
(3)按原文填空。
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 ),黄的( ),白的( ),朵朵( ),( ),( ),使人眼花缭乱, 惊讶不已。
课内短文
阅读《北大荒的秋天》选段,回答问题。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出现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查字典填空。
“紫”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碧”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按要求写词语。
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时间很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颜色很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锦缎指的是_______
(1)天空像锦缎。
(2)流云像锦缎 。
(3)天空有了流云像锦缎。
课外阅读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在文中的□中加上标点符号。
填空。
这段话共________句话。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 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课内短文《学会查“无字词典”》)
暑假到了,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
聪聪背着旅行包,戴着太阳帽,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
爸爸突然问聪聪:“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就是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聪聪像背书似的说。
爸爸笑了笑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太像了!太像了!”聪聪高兴地嚷起来。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把文中的有关语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理解,“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还有桑叶,()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A.惊奇 B.焦急 C.轻松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课内短文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以下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蒸腾模糊弥漫淹没缭乱洁白晶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1)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2)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4)描写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雪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