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你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英国的大炮就没有这次大爆炸 |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
C.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大炮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
在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虽然世界进入了冷战阶段,但是局部地区仍是热战不断。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如: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国际力量对比、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对比情况等。据此回答4-6题。 一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然而在一战爆发当年,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就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是什么导致德国有如此巨大反差的预测:()
A.施里芬计划的破产,让德国陷入难以承受的长期战争的消耗 |
B.美国的参战使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集团的方向发展 |
C.德国海上封锁能力不及传统海上强国——英国 |
D.同盟国意大利倒戈 |
二战初期起到保存英法实力,创造了二战史奇迹的是:()
A.兴登堡防线 | B.马奇诺防线 | C.敦刻尔克大撤退 | D.沃土诺防线 |
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皇家飞行员功不可没,而中途岛海战美国之所以能够开始取得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其关键因素在于:()
A.美国拥有绝对数量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等先进的军事装备 |
B.日军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 |
C.日军的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 |
D.美军事先破译日军作战计划,提前做好伏击 |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最失败的战胜国是:()
A.法国 | B.苏俄 | C.中国 | D.美国 |
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 | B.马恩河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普罗霍罗夫卡地区的坦克会战 |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下列关于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开通并逐渐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西汉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特别是丝绸业发达
②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的关系加强
③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
④全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