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白求恩
白求恩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家庭。祖父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外科医生。白求恩在七八岁时,迷上了外科解剖术。他常常从厨房里弄来一些鸡、牛、羊的骨头做骨骼标本。
一天下午,母亲闻到屋里充满了一股难闻的气味,四处寻找后,在阁楼上发现了小白求恩。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煮一条牛腿。由于锅里的水放得太少,牛腿被煮糊了,发出刺鼻的气味。这一切,小白求恩都视而不见,他正一手把着牛腿,一手拿着刀,企图把骨头取出来。可能是有了新的发现,他认真地观察着那条牛腿,连母亲上楼的声音都没听到。
母亲吃惊地问白求恩:“你在做什么?这不是我刚刚买回来的那条牛腿吗?”白求恩答道:“是的,我正在把牛腿煮烂,然后把肉切下来,取出骨头。这样,您可以把肉拿去做菜,我就能得到一根好的骨骼标本了。祖父就是这样做的。”母亲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但没有责怪他,而是帮他一起取骨头。
不久,白求恩的房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动物标本。一天,他把祖父过去开诊所时留下的一块木牌挂在自己房间的门口,并向全家宣布:“以后,谁也不许再叫我的小名亨利,请称呼我诺尔曼·白求恩医生!”
(1)本文主要写了白求恩小时候的两件事。一件事是:白求恩在阁楼上专心致志地( );另一件事是:白求恩宣布不许( ),而是要称呼( )。
(2)从文中选择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白求恩对于医学研究有着怎样的兴趣?
①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
②尽管睁着眼睛,却什么也没看见。( )
③式样和数量都很多。( )
(3)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白求恩煮牛腿时专心致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听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更远更细,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处——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到处都是满溢的阳光洒上的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蕊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结合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胜负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自然段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个句子。
请你根据下面的比喻义填写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比喻见识短浅。( )比喻大功告成。( )
比喻用计脱身。( )比喻骗人离去。( )
比喻自取灭亡。( )比喻走投无路。( )
课内阅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 )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 ),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烧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从画“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画“__________”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表示转折
4.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乘下一片喧嚣(xiāo)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出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顺着台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我们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liāo)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激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líng)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开裂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xié)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dì)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地沉醉了。
1.把带线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拂过(fó fú)缝隙(xì xī)漂浮(biāo piāo)塑像(sù shù)
2.短文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远听_________,再写近观_________,接着写下到谷底,真切地感受到瀑布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3.本文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并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这个片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抓住雨的__________特点来写的。
3.请发挥你的想象,还可以把什么比作琴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有两处用了省略号,写出每处省略了什么。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
1.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背筐
黄昏,天边铺着五彩的晚霞。蜿蜒的山道上,一个孩子正往山下赶路。他背着满满一筐柴禾,背着大山给他的礼物,背着劳动换来的收获。
山风为他梳理头发,鸟儿为他一路送行。他放眼眺望,村子里已经升起炊烟。那缕缕炊烟仿佛是妈妈扬起的手臂在呼唤着自己。他急急匆匆加快了脚步,拐过一个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截田埂,跨过一座石桥,走过了洒满霞光的村子。
他欢快地走进自家的小院,放下沉甸甸的背筐,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他笑了笑,从衣袋里掏出一捧褐黄的山枣儿,塞给围上来的邻家的小弟弟;从背筐里拿出几个通红的野柿子,送到坐在门槛上的小妹妹手里;又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到镇上换几个钱,积存自己下学期的学费;然后,他来到妈妈身边,温顺地让妈妈掀起围腰的一角,擦去小脸上的汗水和泥迹。他仰起头,望着妈妈微笑,笑的是那么甜!
啊,山里的孩子,背筐里装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眺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急急匆匆: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词语“仿佛”写一个比喻句。
4.“山里的孩子,背筐里装着一个勤劳的童年!”这句话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短文中的哪一句话?抄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