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学习]
正在读初二的江苏徐州少年王醇营今年入选“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年迈的外婆常年重病,小醇营四岁的时候,爸爸又因为患强直性脊椎炎和脑淤血瘫痪在床,后来长期抑郁的妈妈也得了精神病,小小的王醇营从此一边上学一边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小醇营学着妈妈以前的样子洗衣、做饭。打他记事时起,就好像成了一家人的护工,外婆的冠心病经常在夜里犯,他就一个人推着三轮车往镇卫生院送。爸爸刚瘫痪在床时,他更是每天寸步不离的守在床边。为了给家人挣医药费,王醇营种了几亩棉花、花生和玉米,平日里的打药、除草都得靠他一个人,他还曾偷偷地去当地的砖厂当过搬运工。
(1)王醇营的孝心令我们感动,他有哪些具体行为让你感动?(至少列举三个)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王醇营“孝”的理由。
(3)王醇营的事迹告诉我们:把孝心化为行动,无须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让父母高兴不已的平常事:(至少列举三件)
①
②
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多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是由于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造成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1)怎样认识我国政府的上述承诺和举措?
(2)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公民,应该怎样承担起这一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清河畔,附近居民张叔叔和外地来此游玩的王伯伯攀谈起来。
王伯伯:美丽泉城,名不虚传啊!
张叔叔:是啊!这几年我们济南越来越好了,泉水连年喷涌,大明湖大了,小清河美了,护城河靓了,居住条件改善了,交通便捷了,看病有医保了,休闲锻炼的场所增多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王伯伯:你们济南人真有福气!
张叔叔:呵呵!我们政府近几年可没少费心,为建设美丽泉城采取了很多措施呢!不过我们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需改进。希望您下次来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泉城。
王伯伯:我一定会再来济南的。
(1)列举济南市政府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所采取的措施。(列举4个方面即可。8分)
(2)在我们的城市生活或乡村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需改进。请列举2个方面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你的建议。
问题1:
建议:
问题2:
建议: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如何认识漫画中就餐者的做法?
(2)就餐者的做法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大力抓好青年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是实现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应对未来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必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此《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市民终身学习卡”、“个人学习帐户”等学习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学习型社会。
同学们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重大选择。请你运用初三思想品德教材有关知识,制定一个把自己培养成长的规划。(字数不少于300字)
材料一: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引人瞩目。“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画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让人们期待。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据报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为什么反复强调“公平”?请举例说明。
(2)你认为应怎样进行收入分配,才能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