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类文阅读。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 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 尉)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
副)庄严绚丽的画图。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钮 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浊 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至 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4)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采用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难以捉摸的天气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给科学考察队员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南极即使在夏天,风暴也会倏然而至,把正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困在现场,几天不能返回营地。有时候,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一队将要进入内地的探险队即将出发,可是,突然狂风从大陆内地吹来,天空骤然变暗,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结果,原定的考察计划只好终止。
在南极还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狂风卷起满天冰晶,太阳光透过冰晶,反复地反射和折射,形成了日晕现象。有时候,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人。行进中的考察队员就会迷失方向;开着牵引车的拖拉机手可能把车开翻;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无法靠地物辨别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能弄得机毁人亡。人们把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叫作”乳白天空”。
在南极,即使躲在营房里,讨厌的天气也使人不得安身。一夜的暴风雪就可以把整个营地埋在一片雪海之中,房门都被堵塞了。到外边去观测,人们不得不全体动员,出动所有的扫雪车、推土机,忙碌一整天才能弄干净。
南极的天气真是难以捉摸,给考察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1)根据意思写出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南极的天气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
②暴风雪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
(2)用“____”画出“乳白天空”指的是什么,用“﹏”划出“乳白天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________。那时没有_____,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________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______纷纷变成了______。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按原文填空。
(2)“千里眼”“顺风耳”在课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
课文回眸室。
(1)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_______,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____________。科学家们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_吧。
我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让瓜结得大大的,甜甜的,让儿女们假期美美地吃上好瓜;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能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里眼睛亮。每每饭后茶余,把我们集中在一起,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香喷喷(pēn pèn)询问(xún xùn)似乎(shì sì)
(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写出用什么比喻什么。
(3)理解字的意思。
“我不畏路险风萧萧,” 畏: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我们进步时,
当我们沮丧时,
(5)我喜欢文中的四字词有(四个2分)
(6)文中哪句话最让你感动?请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并写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句子
感受
(7)作者为什么说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十公斤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身体(),行动();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 ,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我会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我会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
(3)我能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殖—()飞翔—()猜测—()渐渐—()
(4)我知道第一种恐龙出现在()年前,我还知道()恐龙变成了鸟类。
(5)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
(6)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用直线画出有关的
(7)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