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共10分,每点0.5分)
(1)乘化以归尽。聊:                   
(2)扶老以流憩。策:                   
(3)眄庭柯以颜。怡:                   
(4)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5)识盈虚之有。数:                   
(6)雄州列。雾:                   
(7)三江而带五湖。襟:                   
(8)梁鸿于海曲。窜:                   
(9)而御六气之。辩:                   
(10)去以六月者也。息:                   
(11)而后乃今将图。南:                   
(12)德一君。合:                   
(13)举世之而不加沮。非:                   
(14)腹犹果然。 果然:                   
(15)夙遭凶。闵:                   
(16)犹蒙育。矜:                   
(17)慈父背。见:                   
(18)伏惟圣朝孝治天下。以:                   
(19)其翼垂天之云。若:                      
(20)悟己往不谏。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
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
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拜兵部侍郎。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
(选自《宋史》卷三八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 ①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②台谏:御史台和谏官的合称,负责监督官吏讽谏君主。③两府:宋代指中书省和枢密院。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自废法也,不报报告
B.存中议遂格搁置
C.安节即自劾乞窜奔逃
D.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掌权

下列句子中,具体表现金安节心志坚定、忠贞于国的一组是()
①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②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
③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
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
⑤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⑥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金安节正直耿介,任申先被授予待制的官职已经正式上任,金安节仍然弹劾他蛮横无理、动辄发怒,请求皇帝追回任申先的官职。
B.金安节弹劾秦桧的哥哥秦梓,秦桧记恨在心,造成金安节受秦桧排挤而不再做官,十八年后,秦桧死后才出任官职。
C.金安节在抗金主张上,批驳杨存中放弃江淮州县的荒谬,引经据典,又结合实战情况,强调合肥、濡须的战略重要性。
D.金安节反对孝宗提拔故旧,其一再坚持,让孝宗十分不满,说他没有朋友,张浚也说金安节是铁石心肠不近人情。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
(2)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 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②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顜(jiǎng):明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何且死吾攻赵,旦暮且下
B.即召除为丞相史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C.乃反取酒张坐饮良乃入,具告沛公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离骚者,犹离忧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④吏舍日饮歌呼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参起初地位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
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
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
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3)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州。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威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齎衣粮,俾受寒馁。乞申明前令,哀此惮人。”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至土田荒芜,民无储积。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它郡亦蒙其泽。
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蓄产甚众。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濬河役夫,报可。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之立祠祀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去家远,艰于衣食去:距离
B.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输:运送
C.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俟:等待
D.饥民攘食人一牛攘:偷窃

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李信圭体恤百姓疾苦的一项是()
①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②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③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④乞申明前令,哀此惮人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⑥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熙年间,李信圭因贤良被举荐担任清河知县。当地百姓好盗墓、纵火,李信圭设立教戒十三条,命令村民书写在牌上,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恶性公之于众,清河风俗因此得以改变。
B.李信圭关注民生,宣德三年曾上书朝廷,言及清河县由于每天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以致丁壮尽无,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了农业发展。请求朝廷重申先前兵部的命令,限制役夫的征用。
C.李信圭勤政为民,在担任蕲州知府时,上奏朝廷把淮安卫卒侵夺的数百顷湖田归还百姓。在淮河水泛滥、百姓财物受损严重的情况下李信圭请求朝廷赈灾,并停止岁办物件以及征用军匠厨役、疏浚河道的役夫。
D.李信圭在清河县为官二十二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他被提拔担任蕲州知府时,清河县百姓进京请求让他留任,朝廷于是命令他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事;后来李信圭死在清河县任上,清河县百姓为他立祠庙祭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
⑵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

(2)桀溺对子路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作简要的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穷 鬼 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覆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
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剌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女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且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属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注】①戴名世:清初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文中被褐先生即指自己。②为文:指韩愈《送穷文》寓庄于谐,文中韩愈认为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缠身。③剌谬:违背常情、事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九百余年阅:经历
B.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矜:自夸 C.无可属者属:嘱托
D.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溷:打扰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凡吾所以从先生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数千年而得韩愈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C.以先生之道而向往,曾无一人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文章借助穷鬼与被褐先生的对话,抒写了作者的不平之意和愤世之情。
B.穷鬼虽穷,却不肯苟且附人,附于被褐先生,是因为九百余年才找到一个像韩愈这样的人。
C.被褐先生之所以要赶走穷鬼,是因为人一旦沾上穷鬼,就会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交,时时困窘,事事困窘,于世不容。
D.穷鬼与被褐先生相处几十年,使得先生“召笑取侮,穷而无归”,不能容于天下,终无所用,因而穷鬼不敢久留,匆匆离去。

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
先 生 避 席 却 行 大 惊 女 来 将 奈 何 麾 之 去 曰 子 往 矣 昔 韩 退 之 以 子 故 不 容于 天 下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凡女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2)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