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
鸟雀在竹技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付和,清脆碗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个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示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掠奇,仍在喝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遭遭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那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花儿朵朵,一簇一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照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1)根据原文填空。
( )语( )香 欢( )乱( )
五( )六( ) ( )( )欲滴
(2)把第2自然段中的七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了竹林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式变换。
河水叮咚。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
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最多的一句话,用“_______”画出来,并说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平台。
有趣的发现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地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外提优
哥伦布竖鸡蛋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回到西班牙的时候,不但得到了人们的赞扬,还收到了国王的隆重接待,不过也有一些人妒忌他。
一天,那些妒忌哥伦布的人请他吃饭,想当面嘲笑他。有个人对他说:“哥伦布先生,你是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我想发现新大陆这件事,谁都会做到,你的发现,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他的话刚说完,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哥伦布听了,没有立即做出回答。他从盘子里拿了一个鸡蛋,对在座的人说:“先生们,你们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吗?”大家说:“这还不容易!”他们争着拿鸡蛋来试,可是谁也没有把鸡蛋竖起来。
哥伦布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竖了起来。
在座的人又哈哈大笑 说 这还不容易 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哥伦布听了从容地说 你们说得对 可是在我之前 你们为什么没想到这样做呢 我想 发现新大陆也是一样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讽刺( )表扬( )嫉妒( )镇定自若( )
(2) 给最后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还不容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是谁说的?每次的“这”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争着拿鸡蛋来试,可是谁也没有把鸡蛋竖起来。”这句话说明把鸡蛋竖起来对________(谁)来说________(容易 不容易)。
③哥伦布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竖了起来。
这句话说明把鸡蛋竖起来对________(谁)来说________(容易 不容易)。
(4)哥伦布很容易就把鸡蛋竖起来了,那些妒忌哥伦布的人为什么没有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文 在 线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神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你的想象力,魏格纳发现了这个现象,心情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你对魏格纳有怎样的评价,请简单谈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二天一早,他叩( )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 )费心机。
(1)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
(2)“枉费心机”的意思是( )
A.千方百计地谋划。 B.白白地耗费心思。
(3)短文中的“这个想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转述语,请根据你的想象把教授的语言写下来。
教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优
________
竹,是极其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宝藏”。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坚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竞相被历代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看不见却又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空气;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______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属于第________种解释。
(2)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
(3)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4)文中画“”的句子是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