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陈 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1)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①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伤心、委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他( )跷起伤脚给爸爸看,( )哭丧着脸诉苦。
②(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 )却打动了所有人。
(4)“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中“父爱的要义”是指( )。
A.每一位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
B.拐弯处回头“代表了父爱的动作”。
C.父爱是深沉的,是不善于表达的。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这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阿基米德指挥大家拿着镜子,把反射的阳光对准第一艘军舰上的帆篷。也真奇怪,不一会儿,那艘军舰的帆篷就着火了。海风呼啦啦一吹,火越烧越旺,把军舰也烧着了。阿基米德又指挥大家拿着镜子对准第二艘军舰,第二艘军舰也着火啦。就这样,第三艘、第四艘军舰都着火了,吓得后面几艘军舰掉头就跑。
胜利啦!海岸上的人们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有本事!”
阿基米德摸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呀?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你们想,咱们上千面镜子,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帆篷上去,温度多高呀,所以帆篷就着火了。”
(1)填上合适的词语。
吓得()急得()
慌得()高兴得()
(2)写出表示3个“笑”的词语。
(3)用横线画出罗马士兵的表现。
(4)“就这样,第三舰、第四艘军舰都着火了”中的“就这样”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阿基米德说是太阳帮的忙?
阅读短文分析。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桢总不忘搜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 71 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的志向。
(2)在抗战前,竺可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3)竺可桢掌握()种外语。
(4)在文中画出表示竺可桢刻苦精神的词语。
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fù)盖着绿茵(yīn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架下挂着各种颜色的葡萄,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玫瑰色的、墨色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 马奶子玫瑰香 龙眼无核白以及琐(suǒ)琐等葡萄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横线上。
(2)“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是指园里葡萄架的数量 ,“五彩缤纷”是说葡萄的各种各样。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这句话把 比作。
(4)给这段话的结尾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5)葡萄是我们常见的水果,种类很多,把你喜欢吃的葡萄写出来,从外形,颜色,味道……?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从这段话中的和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 可以看出槐花的颜色,文中写了两种姿态的槐花,分别把槐花比作和 。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表示颜色的词语)、 。
喜盈盈(表示神态的词语)、 。
香喷喷(表示味道的词语)、 。
山山洼洼(AABB)、 。
清亮清亮(ABAB)
课文内容我了解。
(1)读了第五小节,我体会到了夹竹桃的 ( )。当读到“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时,我感受到了夹竹桃的()。
(2)当读到“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弄姿。”时,我体会到夹竹桃不怕( ),不怕(),它的坚韧不屈跃然眼前。
(3)本课形象细致地描述了夹竹桃()的特点和它的特有的欣赏价值。表达了对夹竹桃()、()的品格的赞美,也寄予了作者的趣味与追求。
(4)请你来赞一赞夹竹桃(可选用文中的语言)。
(5)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美不胜收宾至如归应有尽有叶影参差,花影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