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查询资料,得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
25 ℃时 |
pH值 |
饱和H2S溶液 |
3.9 |
SnS沉淀完全 |
1.6 |
FeS开始沉淀 |
3.0 |
FeS沉淀完全 |
5.5 |
(1)操作Ⅱ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Ⅳ的顺序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Ⅳ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_____________。
(4)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 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 0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 mL。
①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W、Q、R均为前4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
Y原子的2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 |
W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为: I1=578 kJ·mol-1I2=1 817 kJ·mol-1I3=2 745 kJ·mol-1 I4=11 575 kJ·mol-1 |
Q为前4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1列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Y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快速制备Y的氢化物可用Y的氢化物的浓溶液与NaOH固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YZ2+与XZ2互为等电子体,写出YZ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R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与Q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甲由Z、Q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甲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由X形成的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完全燃烧的燃烧热
为395 kJ/mol。且1 mol Z=Z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7 kJ,1 mol
X=Z键形成时放出热量745 kJ,则单质X中1 mol X—X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实验室需要80mL 2mol/L碳酸钠溶液。回答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的问题(实验室中没有80mL规格的容量瓶):
(1)所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该溶液需要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g。
(3)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
①转移溶液;②轻摇使溶液混合均匀; ③洗涤并转移洗涤液;④加盖倒转摇匀溶液; ⑤定容; ⑥称量⑦溶解;⑧计算
(4)正式配制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编号)
A.偏高;B.不变;C.偏低。
①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并转移洗涤液_________;
②定容、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
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
填空和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是(写化学式)
(2)按此实验方案分离得到的NaCl,经分析含有杂质,此杂质的化学式为,因为上述方案中某一步设计有毛病,这一步的正确设计方案应是。
(3)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
(4)若要测定该样品中NaCl和CaCl2的质量比,可称量干燥的B物质和另一物质的质量,这种物质是
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紫红色金属,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为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F为黄绿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能起杀菌消毒作用的化合物是(填名称)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D物质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实验室常用过量的NaOH溶液来吸收它,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待A(足量)与B反应停止后,反应混合液中的B仍有剩余。其原因是。
A~K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状况下,A是淡黄色固体,B、D和I都是无色气体单质,F是红棕色气体,H是金属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F_______,G_______,H_______,J________,K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K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0.3mol Cu完全反应,被还原的G为_____________mol。
(4)检验C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保存的C溶液可能会变质,为了检验C溶液是否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向样品中滴加稀硝酸,观察现象
b.向样品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向样品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d.向样品中滴加氯化镁溶液,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