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一: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和而不同。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把握以下特性:一是发展性。经济带建设着眼于沿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国家的主权让渡,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共赢性。沿线各民族都要从交流中获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双赢的。
(1)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来,这个节目的版权购买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我国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约30多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
材料二:优秀海外节目模式的输出,就像麦当劳一样,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股引进潮,有乐观者认为,引进可以达速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客观上提升着中国电视制作行业水准的基准线。但反对者则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情性”。
(l)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哲理。
(3)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突破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困境提出两条建议。(4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1.7%,欧元区平均是负增长,日本可能达到2%,俄罗斯增幅预计2%。
材料二: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三驾马车”中,出口是表现最差的一“驾”。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外贸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2013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同比增长8.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时,支出并未减少,在一些领域还在不断增加。相关专家指出,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要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收入增长的不换档、不掉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从《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角度,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换挡、不掉速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了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规范。其中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改变以往做法,除公布法律草案初审稿征求意见外,还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二审稿,再次征求民意。公民有序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不断拓宽,极大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和民主意识。
材料二: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立法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不断加大统筹力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民主法制蓝图进一步细化落实,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正在徐徐铺开。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提高公民意识、推动民主法制化进程提几点具体建议,并阐明其文化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国内奶牛养殖业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15年元旦刚过,国内部分地区就出现了因企业拒收鲜奶而导致奶农杀牛和倒奶的现象,又恰逢国际市场原奶价格大幅下降,传导至国内,供过于求的状况开始凸显。国内鲜奶难卖,一方面是乳制品国内外价差较大,国内企业增加了对进口乳制品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跟国内乳制品产业整体水平比较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不足有很大关系。
材料二:针对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1月8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农业部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1)材料一主要隐含了哪些经济规律和经济知识?
(2)结合材料二,为避免发生此类事件,地方政府从经济角度应该如何作为?
(3)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各级政府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好“卖奶难”的政治学依据。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网站调查:马铃薯成我国第四大主粮,你怎么看?
网友甲:马铃薯一直都当菜吃,让马铃薯做主食,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易过人们的传统思想障碍关。 网友乙:中国人对马铃薯以及其营养价值了解得还不多。 网友丙:新鲜马铃薯不利于保存,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还是薄弱环节。 |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人们认可马铃薯做主食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