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选 择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3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 )吃不饱,( )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买,黑灯瞎火的,摊主找了张20元的假钞给我。
“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
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辍 掇 缀)了张板凳坐下来。这时我才抬头打量起她,四五十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噢,高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了。
“快要高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的老母鸡生的那几个蛋塞(sāi sài sè)给我,而我知道,为了我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次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
“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我出于好奇,跑去看。只见一锅滚烫的热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顿时烫得通红……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炎热 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的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高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俩(liǎng liǎ)菜。”
回校后,我就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宇、词及拼音。
(2)解释“好彩头”“珍馐”,并填空。
①好彩头: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珍馐: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视凉粉为奢侈品,却为什么去吃状元凉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这句中“良知”具体指什么?“生活压力”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读懂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吗?简要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一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眼前的一穗”指,“最大”的“追求”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又指。
(2)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句中“麦穗”加引号表示。
①引用原文②着重论述③特殊含义
(3)“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围绕这一句话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话。
句段分析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
“寻找最大的一穗”就是指。
(2)“颗粒饱满麦穗”指。那么,“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是指。
课外阅读。
为别人喝彩
我曾应邀参加一所小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在何处。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由此,我还想起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为别人喝彩是,是,是。
(2)文中举例了那几个“为别人喝彩”的例子?
(3)“最热烈的掌声”赞赏的是:
(4)文章划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法是
课内阅读。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
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部分,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语段中一词写出天游峰山路的细、窄,一词写出了它的高峻,写出了它的险。
(3)“好不得意”的意思是。作者“好不得意”的原因是。
(4)语段中的最后一句中“终于”的意思是什么?这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
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说明了。
结果是。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他们当时。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