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承载的是13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蕴含的是我们国家一步步实现梦想的信心与能力。”
材料二:习总书记给北大同学回信,勉励当代青年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请问: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圆了哪些梦?这些梦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一信心源自哪里?(至少答四点)
(3)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4)为实现中国梦,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至少答四点)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提到要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1)党和政府为什么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2)什么是最大的就业?
某中学七(7)班的思想品德老师为了增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
[漫画赏析]老师让学生赏析下面的漫画:
(1)这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问卷调查]该班班委会对本班学生吸烟和酗酒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以下数据:
性别 |
吸烟率(%) |
酗酒率(%) |
男 |
15.3 |
16.8 |
女 |
1.6 |
2.2 |
(2)以上数据反映出了什么现象?
[真情劝告]老师让全班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劝告对方不吸烟、不酗酒,远离黄、赌、毒。
(3)你应该对同桌说些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任意2个角度回答即可。6分)
牛牛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你认为牛牛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
七年级(6)班在学习本学期内容后,老师带领学生组织了一次以“生命”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信息,请参与活动。
信息一:近年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百年大旱的极端气候灾难,主要原因是人类工业活动破坏了大气层引起的气候变化。在抗旱斗争中,我们完全有理由提醒一句“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
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这个观点的?
信息二: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前途,可为营救同学,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中,最终同学得救了,年仅27岁的他却被河水吞噬。他叫杜先汝,留美博士,肥西人,学业优秀且乐于助人,被同学称为来自中国的“911””(美国的报警电话)。他的事迹在美国当地、华人华侨和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震动。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杜先汝的事迹给我们对于人生价值怎样的启示?
信息三:2014年12月8日,我省淮北市同仁学校(民办)发生一起校园围墙倒塌事故,导致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令人十分痛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深刻汲取这起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请就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某市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学习了本课后,感到对书中的“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难以理解,便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城市而积极努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并动手绘制了如下表格。
某市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成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获得以上材料的途径可能有哪些?(不少于三个途径)
(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市发生的可喜变化是什么?还可以看出该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不和谐的因素?
(3)为解决这一不和谐的问题,你们拟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请你写出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