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优秀的人是谁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哲学家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   好的   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 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哲学家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哲学家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哲学家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哲学家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哲学家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学家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这位哲学家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2)从哲学家和助手的对话中来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__的人。
(3)“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此时哲学家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4)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5)哲学家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哲学家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根据“我”所用到的功能填表。

(2)除以上功能外,网络还有什么其他功能?说说它们各自的优点。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小黑鸟与犀牛是共栖关系,而犀牛和它身上的昆虫、蛆卵却是寄生关系,为什么?查查资料,说说你对共栖、寄生的理解。
(2)照样子,填下列关系图。

(3)你还了解哪些动物有共栖现象,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本文通过许多具体数字来写太阳的三大特点,请把带数字的句子写出来。
(1)写太阳距地球远:
(2)写太阳大和热:

阅读答题。
家乡的瀑布
我的家乡铜梁,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有水平如镜的西郭水库,还有雄伟壮丽的巴岳山。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却是滴水岩的瀑布,它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可爱,那么神秘。
滴水岩三面环山。人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滴水岩附近,还未见瀑布,就能听到瀑布飞流的响声。那“哗哗哗”的响声和松涛声交织在一起,简直是一曲雄浑的大合唱。当人们绕过一座山峦时,滴水岩瀑布便一下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远远望去,它像一匹悬挂在空中的素练。走近一瞧,它又像一座挂满珍珠的屏风。遇到突兀的岩石,这如练似屏的飞瀑,或被折叠出大皱纹,或被剪成大大小小的几绺儿。那四溅的飞沫在阳光的照耀下,成了瑰丽的五彩雾,实在美极了。
(1)滴水岩瀑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从三个角度,分别用三个比喻来描写滴水岩瀑布的,请分别写出这三个比喻。
①未见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远望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走近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排比句,朗读和体会它们的好处,再选一句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2)“……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作者想要汲取的营养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