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的猫
有一只猫,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得,对自己的过失,总是百般掩盖。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跑了。它却说:“我是看它太瘦,才放了它的,等它以后养肥了再捉。”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打了一下。它装出笑脸说:“我本来就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是要借它的尾巴来洗脸。”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沾满了污泥。看到伙伴们惊奇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种方法洗它们,最灵验不过了!”
后来,它掉进河里。伙伴们打算救它,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还没说完,它就沉没了。伙伴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就走了。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过失——__________ 惊奇——__________
掩盖——__________ 灵验——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猫”和“伙伴们”的话补充完整。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永恒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沙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⑤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⑥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4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⑦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⑧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⑨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⑩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第③段“我”向母亲大喊:“那你去读呀!”这句话表明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态度?后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当时的言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对母亲没有更多的描写,你能想象母亲“说没有”、“还是说不晓得”、“在叫”时的神态表情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里的“带子”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判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课文第15段,写一写母亲的辛劳。
寒冷的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母亲用龟裂的手;在车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母亲用龟裂的手;下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母亲用龟裂的手。
拓展阅读。
回忆中的家(节选)
爱丽希·克斯特
当我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时候,我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我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从年市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人,摸彩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彩票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买两张彩票,或者甚至三张彩票,行吗?”父亲回答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我央求着,父亲摇摇头。我哭了起来。于是他让步了。“行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去赶年集。”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下午到了。谢天谢地,车子还在原地放着。我可以买一张彩票。摇奖的轮盘嘎嘎吱吱地转着。我没中彩。不要紧,车还在,没有人把它赢走……头奖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手里拿着第二张彩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上了。摇奖的轮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咔哒一声停了下来。中奖号正是27号——我赢了。
父亲死后很久,母亲才把当时的真相告诉我……父亲头一天晚上去找房东借了150马克。然后又找摸奖处的人,按商店价格买下这部自行车,并对他说:“明天我带一个小男孩来,请您让他的第二张彩票中奖。他得比我更好地学会相信他的运气。”摇彩轮的人手艺很熟练,他非常有把握,想让哪个号码中奖,哪个号码就中奖。
这笔钱是我父亲分很多期一点点还清的……而我却很高兴,只有孩子才会那么高兴。因为我的车确确实实只花了40芬尼。
1.文中“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上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2.文中“我”真的中彩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偎——( )芬芳沁人——( )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 )(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 )(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 ),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叫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chuǎn( )如牛 jū( )了一躬西装革履( )衣袖( )
2.造句。
气度非凡——
美中不足——
3.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让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