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
后上行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曰:“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恩广泽,甚劳苦矣。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又出教敕掾功曹,“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丞戒之戒之!”辅系狱数日死。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起家,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突羌贼。功未列上,擅离部署,会赦,免归家。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
迁东郡太守。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及尊视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后王复延请登堂。
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求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惟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嘉尊之勇节。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回答
B.后上行雍幸:指皇帝到某地
C.擅离部署 坐:因犯……罪
D.吏民嘉尊之勇节壮:强壮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王尊“为公”的一项是    (  )
①数上书言便宜事 ②七日诛少正卯  ③尊以千余骑突羌贼
④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  ⑤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    ⑥因止宿,庐居堤上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尊年幼时成了孤儿,后来担任书佐时,监管监狱事务很长时间,后来推说自己有病而离职,进一步师从郡文学官学习,并且颇有收获。此后又被征召复出任职。
B.在做益州刺史时,面对前任王阳认为作为孝子不应冒生命危险而过的九折阪,王尊表示自己要做忠臣而不畏惧过九折阪。王尊在任两年,安抚境外(百姓),各部族百姓都来归附。
C.东郡境内河水泛滥,面临决堤的时候,身为太守的王尊镇静自若,表现出一种与大堤共存亡的勇气。当然,他亲自率领官吏百姓投白马祭祀河神,显然有迷信因素。
D.王尊清正廉明,不畏权贵,除贪肃恶态度坚决,堪称朝廷忠臣。他曾因敢于直言、政绩突出、带兵突围等被嘉奖提拔,但也几次因不同的原因被免职。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
答:         
②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答:       
③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
答: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桓公曰:“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说苑·政理》)
[注]牸(zì)牛:母牛。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 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平当,郡檄纲纪①,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②无松柏,薰莸③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导乃止。玩尝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伧鬼④。”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复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尚书左仆射,本州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晋书·列传四十七》)
注:①纲纪: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②培缕(1ǒu):小土丘。③薰莸: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④伧鬼: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⑤翼亮:辅佐。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循每称其清平当允:公允
B.谈者以为言知:知己
C.玩尝导食酪诣: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B.“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C.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拜 、迁、 转、领”等。“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转”:转任,转换所任职务。“领”:统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2)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杨 维 岳 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盍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主:死者的牌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④避将何之?吾死耳
⑤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C.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他;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为他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籍不愧于心乎独:独自
B.山东为三处期:期待
C.项王身亦十余创被:受
D.何兴之也暴:残暴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B.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估计无法脱身,就想在部下面前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仗,显示自己今天的结局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作战的过错。
B.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因为他觉得既然上天要灭自己,渡江也没有什么意义,况且自己也无脸见江东父老。
C.项羽对他的旧相识吕马童说:“我听说汉王拿千两黄金、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就引颈自杀了。
D.项羽原本没有一尺一寸土地,趁势在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雍,字伯纯,世家太原。雍中进士第,为洛阳县主簿。累官殿中丞。环、原州属羌扰边,以雍为安抚使。建言:“属羌因罪罚羊者,旧输钱,而比年责使出羊,羌人颇以为患。请输钱如旧,罪轻者以汉法赎金。”从之。迁右谏议大夫。
雍在京东时,平滑州水患。以劳加龙图阁直学士。明年,拜枢密副使。丁母忧,起复,迁给事中。玉清昭应宫灾,章献太后泣对大臣曰:“先帝竭力成此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尔。”雍抗言曰:“不若悉燔之也。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为灰烬,非出人意;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非所以畏天戒也。”时王曾亦止之,遂诏勿葺。迁尚书礼部侍郎。
太后崩,罢为户部侍郎。陈安边六事,又请于天雄军聚甲兵以备河北,于永兴军、河中府益募土兵 以备陕西,即泾原、环庆有警,河中援之。
既而元昊反,拜振武军节度使。因言:“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砦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土兵寡弱,又无宿将为用,而贼出入于此,请益师。”不报。元昊先遣人通款于雍,雍信之,不设备。一日,引兵数万破金明砦,乘胜至城下。会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守城者才数百人。雍召刘平于庆州,平帅师来援,合元孙兵与贼夜战三川口,大败,平、元孙皆为贼所执。雍闭门坚守,会夜大雪,贼解去,城得不陷。左迁户部侍郎。居一岁,复吏部侍郎。
雍为治尚恕,好谋而少成。在陕西,尝请于商、虢置监铸铁钱,后不可行;又括诸路牛以兴营田,亦随废。颇知人,喜荐士,后多至公卿者。狄青为小校时,坐法当斩,雍贷之
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明年,贼犯定川,邠、岐之间皆恐,而永兴独不忧寇。又迁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师,谥忠献。
(选自《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注】 ①土兵,宋代设于西北边境及广南两路的地方性兵种,亦称土军。②砦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若悉燔之也焚烧。
B.遽为灰烬迅速。
C.又无宿将为用 经验丰富的老将。
D.会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会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好谋而少成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C.平、元孙皆为贼所执不为许远立传
D元昊先遣人通款于雍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B.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C.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D.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雍历任多个官职,从属于环州、原州两地的羌人侵扰边境,范雍找到问题的所在,朝廷也听从了
他的建议,后来他还消除了滑州水涝的灾害。
B.玉清昭应宫遭遇火灾,章献太后很伤心,有心想重新修葺宫殿,但遭到了范雍的反对,当时丞相王
曾也制止修葺,于是皇帝下诏不要修葺。
C.范雍能鉴察人,喜欢推荐贤士。他曾建议聚集铠甲兵械和增加招募土兵来增强抵御力,但没被朝廷
重视。曾经请求商、虢两地置监铸造铁钱也没有执行下去。
D.李元昊谋反,先派遣人和范雍通和言好,范雍相信他,不设防备,后来李元昊突然攻破金明砦,范

雍向刘平求救,虽遭受惨重的失败,但城池并没有被攻陷。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翻译下列句子。
①丁母忧,起复,迁给事中。
②狄青为小校时,坐法当斩,雍贷之。
(2)从文中找出两个能表现范雍有预见性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曲度:制曲,作曲
B.群臣愤,莫敢出气嫉:痛恨
C.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相属:一个接一个
D.崇韬死,存乂囚见:看见

下列各句,全都能表现伶官败政乱国的一组是()
①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②四方藩镇,货赂交行
③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④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
⑤夜谋乱,事觉被诛⑥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
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
B.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们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
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和他

开玩笑,问他还想干什么。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
(2)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