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是我们学习历史很有效的资料。阅读下列经典引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材料一是谁的话?分别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是谁的话?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哪些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现代化(学术界也称为近代化)是人类文明长河的最新篇章。下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社会发展
资料来源:2003年何传启《东方复兴》
注:工业文明成熟阶段指1914~1945年,其主要特征是家庭机械电器化、混合经济。工业文明过渡阶段指1 946~1970年,其主要特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1)最早进入图中人类文明工业时代起步阶段的是哪个国家?该起步阶段突出的标志是什么?该阶段在交通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农业文明时代的工场手工业逐渐被什么所取代?(5分)
(2)人类文明进程到达图中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阶段人类交通工具又有哪些进步?(3分)
(3)据上图,说明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哪一文明发展时期。(1分)
(4)分析图中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说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分)
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某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1)你来到1954年的中国,可以参与以发展为主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若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你还可以见证《》的审议和通过。它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
(4)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广东省,可 以看到这里的市、市和市开始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
(2)你来到1964年的中国,可以通过10月16日的广播收听到我国研制的第一颗试验爆炸成功的消息。 |
(5)你来到2003年的中国,通过电视可以看到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新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
(3)你来到1978年的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可以看到这里开始实行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4世纪由意大利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阐述了怎样的学说观点?这一学说观点对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请你列举一个国家说明。
(3)中国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社会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请你列举两位代表人物。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一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五大"又把什么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