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封制在秦朝被什么制度取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改变对秦朝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是哪一朝代的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东晋的兴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是一组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外交事件?
(2)图三中的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3)图四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图中周恩来与谁握手?接下来的一周活动中,双方取得了什么成果?
(4)长期阻碍中美关系改善的是什么问题?
(5)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是在什么时候?
(6)中国取得图三和图四中的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7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 (2分)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 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8分)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4)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
材料四: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3)请提取材料三中最能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2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