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52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材料中归纳的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哪两种?你认为今天国家之间的交往应该提倡哪种方式?为什么?
(2)材料认为:“商队来往”和“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试举两例加以佐证。
(3)文明冲撞与交融最能促进文明飞跃发展,试举一位产生于这种时期的科学家。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 运动。(1分)
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在于 。(1分)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该会议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 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时间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这一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1分)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
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是什么?举出两例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一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哪个城市?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历史人物是谁?该历史人物的本名叫什么?
(2)秦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措施。
(4)图一人物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全国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各国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4)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政策是什么?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