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索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专门设计实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其实验方案如下:
(1)小组成员经过检测,发现制得的绿矾不纯,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由沉淀Ⅰ最终制得纯度较高的绿矾,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成员从资料中获知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滤渣B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可以使B溶解,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盐酸改用烧碱,重新设计方案,也能制得这三种物质,该方案比前一种方案相对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0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测定某种旧铝合金(含Al2O3和其它不溶于NaOH溶液的成分)中Al的质量分数,其中100mLNaOH溶液过量,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下表:
| 称量对象 |
读数次数 |
质量(g) |
| 样品 |
第1次 |
2.582 |
| 锥形瓶+100mL NaOH溶液 |
第2次 |
185.721 |
| 锥形瓶+NaOH溶液+样品 |
第3次 |
188. 286 |
| 第4次 |
188. 254 |
|
| 第5次 |
188. 243 |
|
| 第6次 |
188. 243 |
5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三组学生进行了两次滴定,消耗标准盐酸体积的数据如下表,其中第2次滴定后滴定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将这一读数填入表中。

该组学生所测得的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学生在滴定过程中,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内壁上,一学生提议用蒸馏水将液滴冲下去,你认为这样操作使结果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第一组学生在测定时,标准盐酸滴过了头,该组学生又加了2.80mL待测液,继续做实验,这种操作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滴定操作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