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人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人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人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人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人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O2是 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得到Cl2,请写出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H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A+B→C+D+E②C+F→G+H③H+D+E→B
(1)若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且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F为淡黄色粉末,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当有1molF参与反应②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将气体D通人BaCl2溶液中,未见浑浊,如果要使溶液变浑浊,再向溶液中通人的气体可以是
(填2种)。
(2)若B为黄绿色气体,F为红棕色气体,反应③的部分产物已略去。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2molG与lmolB化合生成2mol新物质,该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现对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进行测定。
Ⅰ.查阅资料:资料表明: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含量进行测定。
Ⅱ.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2)实验试剂:水、试剂X的溶液等
(3)实验过程: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操作(1)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操作(2)的名称为:。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__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
④.计算实验操作(1)所得溶液为50 mL,则溶液A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第③④问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某教师在课堂上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 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性。
(2)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3)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气体, (填“有”或“无”)毒性。
(4)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酸雨pH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酸雨的成分,该同学取某一时段的这种雨水V L,加入0.5 mol/L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40.00 mL Ba(OH)2溶液。请计算:
①该雨水中共溶解SO2的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②若生成沉淀物的质量为4.50 g,则沉淀物的组成为 (填写化学式)。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 (填代号)。
A.KMnO4溶液 | B.Fe粉 | C.Na2CO3溶液 | D.KSCN溶液 |
向溶液A中加入H2O2,H2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实验室选用H2O2而不用Cl2作氧化剂。除考虑环保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不引入杂质 离子。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制备Ca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
(烧杯中的液体都为水)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配制100 mL 0.1 mol∕LKMnO4标准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平。
纯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纯铁与浓硫酸加热时,铁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并产生大量气体B。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并将有关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列表格中。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
Ⅲ.任意写出一个铁与浓硫酸加热时,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溶液A,滴入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 |
||
步骤②: |
含有Fe3+ |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B通入如下图装置 |
含有两种气体 |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
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
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请对该观点进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