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
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
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
在唐初,宰相有两类。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省仆射为当然宰相,如果所设之职全部有人担任,共六人。此外,其他高级大臣、在战时偶尔还有突出的将领,也可能任特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韦后当权的短暂时期,同时任职的宰相人数不少于17人。……713年玄宗总揽政务后人数又从四人进一步减到二人。唐朝宰相人数的这种变化是为了
A.有效处理政务 | B.维护朝政稳定 | C.削弱宰相权力 | D.增加决策科学 |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 B.市坊分区 | C.实行两税法 | D.草市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