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濒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①之,其为君亦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②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注】:①宥(yǒu):宽恕。下列句中的“于”与“欲以戮之于群臣”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 (2分) ( )
A.吾祖死于是 | B.积于今六十岁矣 |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D.苛政猛于虎也 |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 |
B.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所以齐桓公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他。 |
C.施伯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夷吾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
D.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中了齐国的计。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 反: ②君若宥之 若:
③请生之 生: ④如鲍叔之言 如: 翻译下列句子。
(1)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2分)
(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2分)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
注:公子:魏公子,战国时魏昭王少子,昭王死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给下列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3处。
魏 有 隐 士 曰 侯 嬴 年 七 十 家 贫 为 大 梁 夷门 监 者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文章主要表现魏公子(信陵君)的什么品质?侯生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
《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2)高可二黍许()
(3)箬篷覆之()(4)诎右臂支船()下列与“中轩敞者为舱”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足为外人道也 | B.为宫室、器皿、人物 |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D.子墨子解带为城 |
句子翻译(4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是一件精美的雕刻品。此核舟的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十六字?
读了《虽有佳肴》后,谈谈《兑命》中“学学半”对你学习的启发。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与善人居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
[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日:
A.太阳 | B.白天 | C.日子 | D.每天,一天天地 |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杨生之犬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犬,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犬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犬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犬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犬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犬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犬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犬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犬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 2.犬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 )
3此犬曾活我,不得相与() 4.乃语路人云(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B生醒,方见之物外之趣
C系之而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堕于空井中相与步于中庭用“/”断句,只划两处。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乃 许 焉根据选文回答。
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概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