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儿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发着芳
香。
凌霄也花开了,一朵朵橙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她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干往上
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
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高耸入云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
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
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锝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
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中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到地面。
那些为她唱过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她说:“朋友,应该学会独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嘲笑)( ) (高)( )
(2)读短文填空。
①大伙儿赞美月季花时,月季花
②大伙儿赞美凌霄花时,凌霄花非常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
③凌霄花跌落地面后花儿草儿 ,月季花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
A.独立自主 | B.依附别人,不能独立 |
C.骄傲 | D.虚心 |
(4)短文已用“‖”分为四段 ,写出第三段的短意。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快乐阅读吧。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
到了拉萨,不去布达拉宫,那就等于到了北京不去天安门,不去登长城。今天,我们参观了神奇壮观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jǐ jī)乎占了数(shǔ shù)座玛布山,布达拉宫殿宇巍峨,金碧辉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fú fó)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宫城占地41公顷,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其中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的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zuò zuō)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zànɡ cánɡ)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通过建筑布局艺术的对比、夸张和渲染,表现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对天国佛境的凛遵之感……
(1) 用“\”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第一自然段说明了。
(3)第3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宫城的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熟悉这座神圣的殿堂?
精彩赏析阁。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文中能否把“闯进”换成“进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 “凡是”“统统”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从画“”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我知道“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同学乙:本文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________的仇恨。
同学丙:要理解课文,还可以抓文中的一些词句,比如写“圆明园的毁灭”一段中,作者准确地使用了“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 _。
阅读。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法)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
A.大加赞赏
B. 愤怒斥责
C. 有时赞赏有时批评
◆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和
◆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精彩赏析阁。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这个词描绘了母亲的。
(2)选文通过的描写,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位母亲。
(3)如果你知道了母亲的想法,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