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兵场。
猴子和栗树
有一次,猴子发现烧熟的栗子特别好吃,他从栗树上采下来许多栗子,准备烧熟了美美地吃一顿。
猴子要烧火,可没有柴,他拿来一把斧头,要砍栗树当柴烧。
栗树叫道:“呀,朋友!你爱吃我的果实,又要砍我的树干。如果砍倒了我,你以后还有栗子吃吗?”
1. 按要求归类写字。
猴熟现发栗倒我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字:
2. 比一比,再组词。
烧( ) 柴( ) 坎( )
浇( ) 紫( ) 砍(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猴子把桌树砍倒了。
改成“被”字句。
(2)栗子被猴子吃了。
改成“把”字句。
4.回答问题,我能行!
(1)猴子想吃( )。
(2)为吃熟栗子,猴子想到了什么办法?
(3)如果砍倒栗树,猴子还会有栗子吃吗?
阅读。
观察天体的“眼睛"
严东生
天文学家常用反射式望远镜观察天体,这种望远镜中有一面巨大的凹镜,用于聚集来自遥远星体的微弱光线。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建成,它的凹镜直径为5米,净重1 3吨,连同其他部件,望远镜总重达530吨,安装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但这台反射式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其凹镜采用的是普通光学玻璃,这种玻璃的膨胀系数较大,因此凹镜的准确形状和尺寸精度会受气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会改变光的路线,使成象的清晰度降低。
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这是因为微晶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会析出具有“热缩冷胀”性质的微晶颗粒,和一般玻璃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特性正好相反。因此调节得好可以使这两种特性相互抵消,制成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用这种微晶玻璃制成的凹镜,其精确度不会受到温度影响,是制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凹镜的理想材料。
我国在1978年用超低膨胀系数微晶玻璃制成了凹镜直径为2.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使我国进入了为数不多的能制造这类: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的行列。
这种超低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还广泛应用于厨房用具、热工仪表、医学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我国是能制造大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之一。()
②课题中的“眼睛”在本文中指的是微晶玻璃。()
③用普通光学玻璃做凹镜的最大缺点是过于笨重。()
④微晶玻璃可以制成餐具、高速切削刀具、人工牙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夹丝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屋。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第一句话总写松鼠的、的特征,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来写松鼠的外形。用“”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的眼睛,写出了松鼠的。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把它比作“”,表现出松鼠尾巴的;再写,能“”,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之处。
(3) 这段话从第二句开始,作者是从、、、、和、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4)仿照这段话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布封是____世纪________(德国 美国 法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生物学家 B.博物学家 C.作家)。这篇课文就选自他的巨著____________。
(2)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这篇课文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写松鼠的。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蚂蚁的特异功能
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果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不必拆线,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能使人的舌尖麻木两三个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作者在文章中把蚂蚁比作、和
◆摘录句子填表。
| 说明的方法 |
文章中的例子 |
| 作比较 |
|
| 举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