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 废丞相,权归六部 B 设立内阁
C 设置军机处 D 大兴文字狱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