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ol•L-1 KHS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c(K+)+c(H+)= c(OH-)+ c(HS-)+2 c(S2-) |
B.c(K+)> c(HS-)> c(OH-)> c(S2-)> c(H +) |
C.c(HS-)+ c(S2-)+ c(H2S)= 0.1 mol•L-1 |
D.c(K+)> c(HS-)> c(OH-)> c(H2S)> c(H+)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一定量的Y,发生反应:2X(g) +Y(g) 2Z(g) ΔH =" -" Q(Q =197.74kJ/mol),4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X) =0.2 mol·L-1,且X与Y的转化率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molX,该反应的Q变大 |
B.用Z表示4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
C.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Z,达到新平衡,v(X) ∶v(Y) =2∶1 |
D.该反应在高温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 |
B.Na2O2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
C.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作食品的膨松剂 |
D.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