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试管 |
温度 |
过氧化氢浓度 |
催化剂 |
A |
室温(25℃) |
12% |
有 |
B |
水浴加热(50℃) |
4% |
无 |
C |
水浴加热(50℃) |
12% |
有 |
D |
室温(25℃) |
4% |
无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和表述正确的是:
A.元素铯的两种核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
B.S2-的结构示意图: ![]()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131 53I |
D.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 |
=35.453中,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MnO4- +16H+ + 5Na2O2 ="===" 2Mn2+ +5O2↑ + 8H2O + 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氧化剂,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氧气 |
C.当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O2时,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1mol |
D.向高锰酸钾溶液滴加浓盐酸可以得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已知NO2和O2的分子个数
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的化合价将:
A.无法确定 | B.升高 | C.不变 | D.降低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溶液显紫色,则原溶液中有I-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 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
D.某无色溶液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含有Na+无K+ |